一、学科简介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开始开设旅游管理专业本科,2021年获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MTA)授权点。2010年起,本专业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开展旅游信息化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达到探索与实践,2013年被批准为四川省旅游局“旅游信息化重点基地”;2015年被四川省社科联批准为首批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旅游大数据可视化决策团队”;2016年被四川省旅发委评为“国家西部旅游人才培训基地旅游信息化人才培养示范单位”;2014年教改成果“以专业建设为主线,实施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的探与实践索”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8年教改成果“需求导向,特色引领 复合型旅游信息化人才π型实践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19年旅游管理专业获批为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新文科协同新工科的旅游信息化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2年获评省级思政示范专业。我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目前设有旅游管理和会展经济与管理两个培养方向,已经招生18届,毕业生15届 1300余人,分布在国内外各星级酒店、酒店管理公司、旅行社、航空公司、景区与度假村、旅游网络公司、会展企业、旅游局等旅游企事业单位,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
本专业目前有专任教师38人,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员3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3人;有教授7、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0人,硕士生导师22人,双师型教师35人。
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365体育实证管理研究中心”,本专业搭建了“文旅大数据中心”、“智慧文旅实验室”“VR虚拟旅游实验中心”等专业实验实训平台,同时与中科大旗等近100家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机会。
本学科依托学校信息技术和大气学科优势,紧密结合新文科和新商科发展要求,重点研究信息化发展下的旅游管理模式、营销模式和消费模式的变化;气象与休闲需求结合的新应用场景等领域,并在的旅游大数据可视化决策、文旅融合发展策略、城市文化空间建设及文旅公共服务提升策略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研究特色。近五年团队已主持国家级重点项目、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企业横向科研项目110余项,研究经费1000余万元,研究成果获省市级奖励10余项,成果转化效果明显。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点,自设立开始,就注重差异化培养模式,结合我校在信息技术,大气科学,统计学等学科领域优势,为满足国家和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及现代服务业基本要求,在人才培养方式、教学模式、运行机制、国际合作等方面凸显差异化发展和创新,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方向,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着重突出气象旅游,旅游统计、智慧旅游特色。
本学位点研究方向包括:气象旅游与健康产业、数字文旅与智慧管理、旅游统计与大数据分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旅游目的地营销、旅游企业管理等。
二、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立足四川旅游业、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及区域经济发展,适应中西部旅游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以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和应用为导向,培养具有扎实旅游管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数据科学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拥有开放的国际化视野、开拓的创新精神,以及前瞻性的战略思维等综合素养,能胜任现代旅游产业相关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2.服务面向:本专业与旅游相关职业或行业准入资质实现有效衔接,培养人才服务于酒店、旅行社、景区、会展、餐饮等传统旅游企业,旅游地产、旅游金融、旅游互联网、旅游休闲、旅游文化等涉旅企业,以及旅游行业协会、旅游咨询机构、旅游管理部门等组织。
3.培养要求:
1)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
2)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艰苦奋斗、严谨务实、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终身的精神。
3)身体健康,具有稳定、积极、向上、坚强、恒久的情感力、意志力和人格魅力,心理素质良好。
4)熟练掌握旅游产业经济与管理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掌握信息科学、大气科学、统计学等特色学科方向的专门知识;掌握旅游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旅游管理的基本方法与原理。
5)熟悉旅游相关行业实践,解决旅游管理与运营中出现的关键问题。能够开发潜在旅游资源,在旅游相关产业创造综合效益。
6)熟悉国家和地方旅游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7)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科学决策、组织管理、团队协作、应用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
8)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和翻译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的外文资料,具备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
9)具有良好的旅游管理职业认同感、职业操守、职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